緌的意思
 更新时间:2024-04-19 12:08:03
緌拼音
ruí
緌笔画
14
注音
ㄖㄨㄟˊ
繁体字
部首笔画
6
汉字结构
左右结构
造字法
笔顺
折折捺捺捺捺撇横竖撇捺折撇横
緌的意思、基本信息
緌五笔86:XTVG
緌五笔98:XTVG
五行:金
UniCode:U+7DCC
四角号码:22944
仓颉:VFHDV
GBK编码:BE71
规范汉字:
緌的解释

基本解释


ruí   ㄖㄨㄟˊ
◎ 古时帽带打结后下垂的部分:“葛履五两,冠緌双止。”
◎ 像缨饰的下垂物。
◎ 古代指有虞氏的旌旗,后泛指旌旗或旗帜的垂流。
◎ 系结。
◎ 继续。

緌的详细解释

详细解释

详细字义
ruí 
〈名〉
(1) 缨子 [tassels hanging from a hat or cap]
緌,系冠缨也。——《说文》。谓缨之垂者。
丧冠不緌。——《礼记·檀弓》
(2) 古代冠带结在下巴下面的下垂部分
冠緌缨。——《礼记·内则》。孔颖达疏:“结缨颌下以固冠,结之余者,散而下垂,谓之緌。”
(3) 似缨饰的下垂物
垂緌饮清露,流响出疏桐。——唐· 虞世南《蝉》
(4) 古指有虞氏旌旗,以旄牛尾注于竿首为之。后泛指旌旗或旗帜的垂游 [flag]。如:緌章(古代旗竿顶端所饰的染色鸟羽或旄牛尾,用以别贵贱);緌旌(垂旒舒展的旗幡)
词性变化
ruí 
〈动〉
(1) 系结 [tie]
蹑履緌冠。——宋·佚名《沁园春·寿东屏》
(2) 继续 [continue]
緌,继也。——《尔雅》

緌的汉语字典

汉语字典

[①][ruí]
[《廣韻》儒隹切,平脂,日。]
“綏3”的被通假字。
(1)古代帽带的下垂部分。
(2)长在口、腹下的针喙。

音韵参考

[广 韵]:儒隹切,上平6脂,ruí,止合三平脂A日
[平水韵]:上平四支
[粤 语]:jeoi4jeoi6

緌的康熙字典

康熙字典

◎ 康熙字典解释
【未集中】【糸字部】 緌; 康熙笔画:14; 页码:页929第10(点击查看原图)
【廣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儒隹切【正韻】如隹切,𠀤音蕤。【說文】系冠纓也。【詩·齊風】冠緌雙止。【傳】冠緌,服之尊者。【儀禮·士冠禮】其緌也。【註】緌,纓飾。 又【禮·檀弓】范則冠而蟬有緌。【註】蟬,蜩也。緌爲蜩喙,長在腹下。 又【周禮·天官·夏采註】緌,以旄牛尾爲之,綴于橦上,所謂注旄于干首者。【釋名】緌,有虞氏之旌也。注旄竿首,其形橤橤然也。 【集韻】緌,或作綏。詳綏字註。
緌的字源字形

字源字形

字源演变:

小篆 楷体

字形对比:

中国大陆宋体台湾细明体香港明体日本明朝体韩国明朝体旧字形
緌的词语 更多
緌的成语 更多
緌的组词 更多
緌的造句 更多
緌的谜语 更多
緌的歇后语 更多
緌(ruí)同音字 更多
緌(糹)同部首字 更多
緌(14)同笔画字 更多
首页
栏目
栏目
栏目
栏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