祇的意思
 更新时间:2024-04-27 16:04:16
祇拼音
祇笔画
8
注音
ㄑㄧˊ
繁体字
部首笔画
4
汉字结构
左右结构
造字法
形声
笔顺
捺折竖捺撇折横折
祇的意思、基本信息
祇五笔86:PYQA
祇五笔98:PYQA
五行:金
UniCode:U+7947
四角号码:32240
仓颉:IFHVP
GBK编码:B56F
规范汉字:4049
祇的解释

基本解释


zhǐ  ㄓˇ
◎ 正、恰、只。《詩經•小雅•何人斯》:“胡逝我梁,祇攪我心。”三國•魏•曹丕《煌煌京洛行》:“多言寡誠,祇令事敗。”

祇的详细解释

详细解释

详细字义
qí 
〈名〉
(1) (形声。从示,氏声。本义:地神)
(2) 同本义 [the god of the earth]
祇,地祇也。——《说文》
天神曰灵,地神曰祇。——《尸子》
修礼地祇,谒款天神。——《史记·司马相如列传》
祷尔于上下神祇。——《论语·述而》
(3) 又如:神祇(天神和地神);祇园(祇洹,祇林,祇苑。祇树园。印度佛教圣地之一。后用为佛寺的代称)
(4) 通“疧”。病患 [disease]
坎不盈,祇既平,无咎。——《易·坎》
壹者之来,俾我祇也。——《诗·小雅·何人斯》
词性变化
qí 
〈形〉
(1) 很大 [greatly]。如:祇悔
(2) 盛大 [grand]
相次我师经此过,好将诚意至疧迎。——《大唐三藏取经诗话》
(3) 另见 zhǐ 

祇的汉语字典

汉语字典

[①][qí]
[《廣韻》巨支切,平支,羣。]
亦作“秖1”。
(1)字本作“”。地神。
(2)大。参见“祇悔”。
[②][zhī]
[《集韻》章移切,平支,章。]
(1)适,恰。
(2)但;只。
(3)竟;简直。
(4)通“禔”。安。
(5)通“多”。
(6)通“底”。何。

音韵参考

[上古音]:支部群母,gie
[广 韵]:巨支切,上平5支,qí,止開三平支A群
[平水韵]:上平四支
[粤 语]:kei4zi2

祇的康熙字典

康熙字典

◎ 康熙字典解释
【午集下】【示字部】 祇; 康熙笔画:9; 页码:页840第08(点击查看原图)
【唐韻】巨支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翹移切【正韻】渠宜切,𠀤音岐。同示,地神。【說文】地祇,提出萬物者也。 又安也。【詩·小雅】壹者之來,俾我祇也。【註】壹者之來見我,我則知之,是使我心安也。 又大也。【易·復卦】不遠復無祇悔。【韓康伯云】祇,大也。旣能速復,是無大悔。 又【廣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章移切【正韻】旨而切,𠀤音支。適也,但也。【詩·小雅】祇攪我心。 【韻會】孫奕示兒編曰:祇兩音,音岐者,神祇之祇。音支者,訓適是也,如詩亦祇以異。揚子曰:兹苦也,祇其所以爲樂也歟。陸德明司馬溫公𠀤以爲音支。今杜詩韓詩或書作秖,从禾从氏,而俗讀曰質者,非也。【玉篇】秖,竹尸切。【廣韻】秖,丁尼切。皆註曰:穀始熟也。 又通作圻。【左傳·昭十二年】是以獲沒於祇宮。【馬融云】圻內游觀之宮。
祇的字源字形

字源字形

字源演变:

楷体

字形对比:

中国大陆宋体台湾细明体香港明体日本明朝体韩国明朝体旧字形
祇的词语 更多
祇的成语 更多
祇的组词 更多
祇的造句 更多
祇的谜语 更多
祇的歇后语 更多
祇(qí)同音字 更多
祇(礻)同部首字 更多
祇(8)同笔画字 更多
首页
栏目
栏目
栏目
栏目